要言不烦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ào yán bù fá
基本解释要:简要;烦:烦琐。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;一点不罗嗦。
出处三国 魏 管辰《管辂别传》:“可谓要言不烦也。”
要言不烦的典故
三国时期魏国少府丞管辂精通天文地理及《易经》和占卜术,吏部尚书何晏请管辂到家中作客,朋友邓先生请管辂谈谈《易经》中的义理。管辂要言不烦地回答他的问题,并为他们占了一卦,均为凶兆。果然十天后,他们俩被司马懿杀害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要言不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不敢苟同 | 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一章:“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,红花会劫富济贫,替天行道。” |
物尽其用 | 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这倒是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,两全其美。” |
目光短浅 | 周克芹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第一章:“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,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。” |
多才多艺 | 《尚书 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艺,能事鬼神。” |
反唇相稽 | 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妇姑不相说(悦),则反唇而相稽。” |
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 | 清·方亨咸《邵村杂记·武风子传》:“其有道者欤?不然,何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耶?” |
蠢蠢欲动 | 南朝 宋 刘敬叔《异苑 句容水脉》:“掘得一黑物,无有首尾,形如数百斛舡,长数十丈,蠢蠢而动。” |
歇斯底里 | 茅盾《严霜下的梦》:“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见许多狼,张开了锯样的尖嘴,在撕碎美丽的身体。” |
杨柳依依 | |
同室操戈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郑玄传》:“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