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陵失步的成语故事


寿陵失步

拼音shòu líng shī bù

基本解释《庄子 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后以“寿陵失步”比喻仿效不成,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。

出处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


寿陵失步的典故

战国时期,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与潇洒,外地人很赞赏和羡慕。燕国寿陵一个少年,特别迷恋邯郸人走路的姿态,竟专门到邯郸学习,他非常用心观摩、效仿、练习,过了一段时间,他没学会他们走路的姿态,连自己的也全忘了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寿陵失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强中自有强中手 元·无名氏《隋何赚风魔蒯彻》第三折:“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,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。”
罗掘一空 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30回:“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,急切不得巨款,没奈何任他所为。”
生龙活虎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95卷:“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,更把捉不得。”
不僧不俗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时没眼色,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,岂不误了终身?”
杜绝言路 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当机立断 汉 陈琳《答东阿王笺》:“秉青萍干将之器,拂钟无声,应机立断。”
叫化子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四回:“管他有衣服没衣服,比要饭的叫化子总强点,就算那间厨房旁边的小房子,也怪暖和的,没有什么不可以的。”
拉大旗作虎皮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》:“首先应该扫荡的,倒是拉大旗作虎皮,包着自己,去吓唬别人。”
擦肩而过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2回:“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。”
惹事生非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》:“如今再说一个富家,安分守己,并不惹事生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