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翁失马,安知非福的成语故事

拼音sài wēng shī mǎ,ān zhī fēi fú
基本解释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,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。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。同“塞翁失马”。
出处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回:“处士有志未遂,甚为可惜,然塞翁失马,安知非福?”
塞翁失马,安知非福的典故
古代塞北的一老汉家的马跑到长城外面胡人那边去了,乡亲们安慰他,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,几天后走失的马带回几匹烈马回来。老翁认为这不一定是好事,他的儿子因骑胡马摔断了腿,老翁认为不是坏事,后老汉儿子因腿伤而躲过战祸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塞翁失马,安知非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 
|---|---|
| 骄奢淫逸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三年》:“骄、奢、淫、佚,所自邪也。” | 
| 不骄不躁 | 毛泽东《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(行动和作战)和团结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错误,谦虚谨慎,不骄不躁,是完全有办法的。” | 
| 势力之交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耳陈余传赞》:“势力之交,古人羞之。” | 
| 难以置信 | 马克·吐温《竞选州长》:“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,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。” | 
| 止沸益薪 | 明·李贽《为黄安二上人书》之三:“对高洁人谈高洁,已为止沸益薪,况高洁十倍哉!” | 
| 庖丁解牛 |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养生主》:“庖丁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触……” | 
| 见危致命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。” | 
| 白发苍苍 | 唐 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吾年未四十,而视茫茫,白发苍苍,而齿牙摇动。” | 
| 狭路相逢 | 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:“不如做个计较,放了他回去,狭路相逢,安知没有报恩之处?” | 
| 拔苗助长 | 郭沫若《雄鸡集 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》:“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,叫做‘拔苗助长’。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,反而枯槁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