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本主义的成语故事

拼音běn běn zhǔ yì
基本解释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,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。
出处毛泽东《反对本本主义》:“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,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本本主义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本本主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三十而立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。” |
| 女娲补天 |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览冥训》:“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。” |
| 老实巴交 | 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一个一个心慈面善,全是老实巴交的。” |
| 一轨同风 |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上》:“一轨九州,同风天下。” |
| 寸步不离 | 南朝 梁 任昉《述异记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离。” |
| 学而时习之 |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 |
| 天之骄子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上》:“南有大汉,北有强胡。胡者,天之骄子也。” |
| 言而无信 | 《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为言?” |
| 半路出家 | 《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》:“先前读书,后来看看不济,却去改业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。” |
| 成竹在胸 | 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执笔熟视,乃见其所欲画者,急起从之,振笔直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