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不及夕的成语故事


朝不及夕

拼音zhāo bù jí xī

基本解释形容情况危急。

出处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十六年》:“敝邑之急,朝不及夕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朝不及夕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朝不及夕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超俗绝世 汉·赵壹《非草书》:“夫杜崔张之,皆有超俗绝世之才,博学余暇游手于斯。”
逸游自恣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少为贵戚,逸游自恣。”
生龙活虎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95卷:“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,更把捉不得。”
不僧不俗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时没眼色,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,岂不误了终身?”
陈言务去 唐 韩愈《答李翊书》:“惟陈言之务去,戛戛乎其难哉!”
疙里疙瘩 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五回:“滋着一脸的泥,破僧衣,短袖缺领,腰系丝绦,疙里疙瘩,光着两只脚,拖一双破草鞋。”
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”
快心满志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只图一时快心满志,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。”
东扶西倒 宋 杨万里《过南荡》诗:“笑杀槿篱能耐事,东扶西倒野酴醿。”
主明臣直 明·张居正《帝鉴图说》上篇:“妾闻主明臣直,今魏征直,由陛下之明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