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法处势的成语故事


抱法处势

拼音bào fǎ chǔ shì

基本解释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,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。

出处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难势》:“抱法处势则治,背法去势则乱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抱法处势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抱法处势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度外之人 《三国志·魏志·杨阜传》:“曹公有雄才远略,决机无疑,法一而兵精,能用度外之人,所任各尽其力,必能济大事者也。”
日月合壁 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日月如合壁,五星如连珠。”
喜笑颜开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又行了两日,方到常山,径入府中,拜谒颜太守。故人相见,喜笑颜开。”
瓮中之鳖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,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,安放在船头之上。”
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
损人不利己 鲁迅《书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对的。”
遁世离俗 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迹”汉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离俗,自拥石赴河,故言抗迹也。”
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西湖主》:“而枵肠辘辘,饥不可堪。”
聊以自慰 汉 张衡《鸿赋序》:“余五十之年,忽焉已至,永言身事,慨然其多绪,乃为之赋,聊以自慰。”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