釜底游鱼的成语故事


釜底游鱼

拼音fǔ dǐ yóu yú

基本解释釜:古时的一种锅。开水锅中尚在游动的鱼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或即将灭亡。
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张纲传》:“若鱼游釜中,喘息须臾间耳。”


釜底游鱼的典故

东汉著名的清官张刚遭到外戚大将军梁冀的陷害,被派去强盗横行的广陵地区做广陵太守,想借刀杀人。张刚只好走马上任,到达广陵,第一件事就去义军张婴的营帐劝降谈判,张婴敬畏张刚的为人,说出自己釜底游鱼的滋味就归顺朝廷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釜底游鱼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舍安就危 宋·苏舜钦《上范希文书》:“延州逼近贼锋,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,虽古人不逮也。”
支支吾吾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我既这等苦苦相问,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,怎么问了半日,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?”
披肝沥胆 唐 刘贲《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》:“或有以系危之机,兆存亡之变者,臣清披肝沥胆,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。”
晕头转向 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:“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。完全出乎他的意料,儿子居然变了,而且变得这么快!”
南辕北辙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》:“以广地尊名,王之动愈数,而离王愈远耳。犹至楚而北行。”
患难与共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为人长颈鸟喙,可与共患难,不可与共乐。”
如臂使指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谊传》:“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从。”
德容言功 语出《礼记·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
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”
神出鬼入 《淮南子 兵略训》:“善者之动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