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开之警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àn kāi zhī jǐng
基本解释晏,晚也。有警急则门开得晚也。形容时世不安宁。
出处《后汉书 耿国传》:“令东扞鲜卑,北拒匈妈,率厉四夷,完复边郡,使塞下无晏开之警。”
晏开之警的典故
东汉初年,光武帝封知识渊博的耿国为黄门侍郎,后来升他为五官郎将。在对待匈奴呼韩邪单于上书称臣的问题上,耿国认为可以采纳,让其去抵御鲜卑、乌桓,使中原无晏开之警,是一个万世有安宁之策。刘秀才能他的意见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晏开之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在此一举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国家安危,在此一举。” |
逆道乱常 | 唐 李公佐《谢小娥传》:“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,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也。” |
经邦论道 | 《隋书 李穆传》:“臣日薄桑榆,位高轩冕,经邦论道,自顾缺然。” |
尽信书不如无书 | 语出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尽信书,则不如无书。吾于武成,取二三策而已矣。”宋 陆九渊《政之宽猛孰先论》:“鸣呼,尽信书不如无书。” |
所作所为 | 明 李贽《答周西岩书》:“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,皆是谁主张乎?” |
晕头转向 | 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:“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。完全出乎他的意料,儿子居然变了,而且变得这么快!” |
孜孜以求 | 孙犁《芸斋琐谈》:“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、有根有据、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,也为人所熟知了。” |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| 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“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,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。” |
三长两短 | 明 罗贯中《三遂平妖传》:“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,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。” |
今是昨非 | 晋 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” |